 |
公文公告 |
|
|
|
 |
最新更新 |
|
|
|
|
|
发布日期:2019年01月04日 点击次数:
作者:时红 来源: 本站原创 [大] [中] [小] |
时间 2019.1.3 地点 常州市新北区飞龙中学
主持人 曹亦祥 活动
形式 听评课
研究的目的(范围、方法) 《初中数学“模型思想”培育的实践研究》
对研究课的个人理解 研究课1:
①张一青老师的这节课从相似三角形的常见模型入手,总结出母子相似中的“一母二子”、“一母一子”两种常见的相似模型。再从这两种模型入手,解决常见的几何问题。最终解决中考压轴题。整个过程一气呵成,学生能利用这个模型解决数学中的常见问题,学以致用。
②张老师在课堂上大胆放手让学生探索,面对有点难度的题目,张老师先让学生自己思考,再同伴交流。学生仍然在迷茫中,张老师再出手,引导学生利用数学模型解决问题,学生在经历挫折后再学习,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,激发数学学习兴趣。
③对母子型相似这个知识点,学生既感觉熟悉又感觉苦难。在练习中虽然有母子相似的感觉,但是很难找到它。张老师针对学生学习中的这一个问题,帮助学生搭建学习的脚手架,引导学生利用模型解决问题,学生有所学,有所用,有所得!
研究课2:
①盛小青老师的课堂教学感觉十分大气,这个课堂板块清晰。盛老师先由之前学过的知识入手,引导学生唤起旧知。在几个典型问题的背景下,引出直角三角形证明的4种方法。再用这四种方法觉得数学问题。课堂教学由易到难,由简单入手,逐层深入,学生顺着梯子上去,学有所获。
②当学生在练习中碰到困难的时候,盛老师没有着急进行下一环节,而是对着学生的困难点,带着学生一点点分析,引导学生用今天所学的模型来解决问题。学生在盛老师的引导下,学会思考问题的办法,掌握对难题的解决策略,方法教学深入到位。
③直角三角形的证明和性质应用,在初中数学的地位非常重要,也是考试常见考点。学生对于显而易见的直角证明还是能够上手的,但是对于利用直角三角形模型解决问题时,往往会卡住,主要原因是不能通过条件构造直角三角形来解决问题。盛老师这节课就是针对这个难点展开了课堂教学。行之有效!
研讨后的收获与反思 知识的螺旋式上升已经到了综合阶段!很多同学对于单独的知识点能够简单应用,但对于较为复杂的题目往往望而却步。究其原因,还是基本的数学模型不能熟记于心,对模型不能熟练应用。今天两节示范课,两位老师都从这个问题出发,教会学生应用模型的方法。对于困难的问题,如何在层层障碍中抽丝剥茧找到突破口,是本次活动的主要内容。听课学习下来,我感受到课堂效果十分理想,真真正正地将模型思想植入学生的数学思维中。值得学习!
|
|
|